仁语 0391-0400

0391 子贡曰:“君子亦有恶乎?”子曰:“有恶。恶称人之恶者,恶居下流而讪上者,恶勇而无礼者,恶果敢而窒者。”曰:“赐也亦有恶乎?”曰: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(论语阳货)

仁者既生而为人,自有好恶,然不同者,好人之好,不好人之所好,恶人之恶,不恶人之所恶,成人之好,不成人之恶。故恶称人之恶,恶人之谄媚讪谤,恶人之欺凌压迫,恶人之冥顽固执,诸如此类,是仁者之恶,非恶人也,恶人之不仁而为恶也。子贡不同,恶学舌为知,恶冒犯为勇,恶揭短为直,人之恶也,其恶乃私,不在一个维度。子曰: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然也。

0392 子曰: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”(论语阳货)

仁者行于人间,男曰君子,女曰淑女;人而不仁,即为小人和女子。仁者一体同仁,而无私宠,常人则相反,只为饱食安居,而嫌贫爱富,比以为是,不能无怨,故难养也。现代以此为孔子歧视劳动人民和妇女之证,乃特殊党见,不足与议。

0393 子曰:“年四十而见恶焉,其终也已。”(论语阳货)

不惑之年,尚且为人所恶,则其终无善行可知矣。流注大抵如此,似未妥。如此,亦孔子方便语下,且有所针对,勉人为善,时不我待也。虽然,学者不可止于此。恶在己,不在人,而见者自见,恶者见恶。若求人皆无见恶于我,则与乡愿何异?子曰:众恶之,必察焉!又曰: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,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故见恶即惑也,惑即蔽也,蔽者私也。人而不仁,蔽于知见,拘泥现象-名相,是是非非,好好恶恶,是见恶也,不能容异也。故必反求诸己,学以致仁,人而仁,则一体同仁,唯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人或恶之,何妨?子曰: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

0394 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(论语微子)

史传纣王无道,微子逃离;箕子为奴,徉狂受辱;比干强谏而被杀。是皆传说,而败者为寇,常人之逻辑。唯仁者见仁。

0395 齐景公待孔子,曰:“若季氏,则吾不能;以季孟之间待之。”曰:“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”孔子行。齐人归女乐。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。孔子行。(论语微子)

仁者行于人间,无可无不可,唯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用也行,不用也行,行亦行,不行亦行,当仁而已。仁道不违,不易,不止,不废。是仁者之行也。

0396 长沮、桀溺耦而耕。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长沮曰:“夫执舆者为谁?”子路曰:“为孔丘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与?”曰:“是也。”曰:“是知津矣。”问于桀溺。桀溺曰:“子为谁?”曰:“为仲由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之徒与?”对曰:“然。”曰:“滔滔者,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,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”耰而不辍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怃然曰:“鸟兽不可与同群。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”(论语微子)

道唯仁道。仁者行于人间,天性所在,天命所之,仁道不违,不易,不止,不废,虽天下滔滔,一以贯之,则辟之何为?何辟之有?辟人辟世,五十百步,聪明人自诩高明,无非明哲保身,若非致仁,私而已,不足与言道也。诚犹鸟兽不可与同群,仁与人,仁道与人道,非此即彼,不相为谋。

0397 逸民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子曰: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叔齐与!”谓柳下惠少连:“降志辱身矣。言中伦,行中虑,其斯而已矣。”谓虞仲夷逸:“隐居放言。身中清,废中权。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”(论语微子)

人而不仁,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言中伦而行中虑,身中清而废中权,无非洁身自好,明哲保身,而不改其私,或不得不如此,或不过如此,不知其仁,不必仁也。仁者无可无不可,唯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逸之何谓?人不见也。

0398 子曰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不知礼,无以立也。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”(论语尧曰)

知命,唯知命之本也;知礼,唯知礼之本也;知言,唯知言之本也。所知固有不同,其本一也,仁也。仁即知也,知之为知,知之所以知也;亦命之为命,命之所以命也;亦礼之为礼,礼之所以礼也;亦立之为立,立之所以立也;亦言之为言,言之所以言也。统摄而谓之曰:自知之明。故知唯自知,自知即知一切,一无所知而无所不知,成知之是,知成一切,是仁之知也,知之至也;立唯自立,自立即立一切,一无所立而无所不立,成立之是,立成一切,是仁之立也,立之至也。是以仁者独然自在,廓然无外,澄明无蔽,生生不已,一体同仁,唯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成己之是,化成万物,德备而有终。是仁者之命也,谓之天命,天性之必然也;亦仁者之礼也,谓之仁道,天性之自由也;亦仁者之言也,谓之仁德,天性之造化也。统摄而谓之曰:生命,乃天性之成,天命之归,道-德之实现。易曰: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此之谓也。

0399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,事毕,出游于观之上,喟然而叹。仲尼之叹,盖叹鲁也。言偃在侧,曰:“君子何叹?”孔子曰:“大道之行也,与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是谓大同。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,货力为己,大人世及以为礼,城郭沟池以为固,礼义以为纪,以正君臣,以笃父子,以睦兄弟,以和夫妇,以设制度,以立田里,以贤勇知,以功为己。故谋用是作,而兵由此起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。此六君子者,未有不谨于礼者也。以著其义,以考其信,著有过,刑仁讲让,示民有常,如有不由此者,在势者去,众以为殃。是谓小康。”(礼记礼运)

何谓大同?一体同仁,仁者相印也。人而不仁,自居庶物而为原子个体,以世俗幸福为其未来之愿景,以道德规范为其行为之准则,是即小康,而不可得。何也?蔽于知见,私我欲使,比以为是,执相而求,贪得无厌,恣意妄为,患得患失,梦幻泡影,终有一死,一言以蔽之,不能致仁也。则虽三代之英,禹汤文武成王周公,其犹病诸,不知其仁也。孔子叹之,唯叹人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也,而知唯自知,仁道不可行于人间也。大道,唯仁道也,乃属己之天性-天命,觉即在焉,则隐之何谓?自蔽不觉也。或以为小康大同为社会历史进化之次第,如社会主义之于共产主义,乃常人之见,名相戏论,人政之术,自欺欺人。大同唯觉,仁即大同。子曰: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则独然自在,廓然无外,澄明无蔽,生生不已,含蕴化成一切,仁者德备,一体同仁,是即大同之境,乃天性之成,天命所归,生命之造化,人生之圆满,道-德之实现;是即当下之现实,而非人间之画饼,未来之憧憬,蔽而信之,信而由之,由而从之,以为私利。礼运,仁行也。仁者行于人间,是谓礼运。

0400 子曰:“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。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;小人之中庸也,小人而无忌惮也。”(礼记中庸)

中庸,仁之行也。天性所在,天命所之,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成己之是,化成万物,终于德备,是谓中庸,故无时不中,诚之至也。中者,仁也。人而不仁,或也标榜中庸,而以为不偏不倚或无过不及,执两端中间以为用,欲左右逢源,故无忌惮也。此非中庸,名无其实,乃中庸之蔽,反中庸也。仁者中庸,故不以中庸自居,可知标榜所谓中庸者,大抵为小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