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31 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(论语为政)
信者诚也,德也,仁也。仁即信也,信之为信,信之所以信也。信在己,不在人。信唯自信,则信一切,不疑不欺。信在致仁,信以致仁。天性所在,天命所之,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是仁者之信也。仁必有信,信-信-信,三位一体。人而不仁,一切异己,不信求信,其信在私,所信在外,信而由之,或取信于人。此常人之信也,乃不信之信,信之异化,信之蔽也。尾生抱柱之信,商鞅徙木立信,即是其例。现代所谓契约精神,亦然;而所谓信物,不信之证也。故曰:人间无信。
0032 子张问:“十世可知也?”子曰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其或继周者,虽百世可知也。”(论语为政)
十世百世,乃知性-理性对历史现象之表象,虽有某种规律性,如历史周期律,然非历史之本来面目,而是历史之异化,历史之蔽。历史,乃天性之成长,仁道之展开,此心之造化,天命之完成,道-德之实现。一言以蔽之,历史即属己之人生。故殷夏周等,其制或有损益,实则一也,己也,仁也。仁道不易,万世可知。人而不仁,蔽于知见,只是活在所谓历史之中,恰是无历史的。
0033 子曰:“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”(论语为政)
鬼者归也。礼记曰: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,此之谓鬼。阴阳两界,即以祭祀交流。人而不仁,信有鬼神,故重祭祀,自有其属,表功祈求,以求专宠。若非其鬼神而祭之,必谄无疑。然皆私利,五十步百步。是以仁者不祭,不为人之祭,故能祭,祭人之祭,不祭人之所祭,成祭之是,祭成鬼神,祭成万物。是仁者之祭也,入乡随俗,移风易俗。故曰:祭在致仁,祭以致仁。归者,归仁也。
0034 子曰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(论语为政)
何谓义?行之诚,德之应,礼之宜也,非仁莫属。天性所在,天命所之,仁道不违,一以贯之,义以处宜,当下直行,杀身成仁,是仁者之勇也,谓之仁勇或义勇,勇之至也。故仁必有勇,勇不必仁也。人而不仁,其所谓义者,只是应该之理,而私我欲使,其为或不为,无非利害权衡,是无勇也。倒是所谓野人,其天良未丧者,或能打抱不平,却又失之鲁莽;若是暴虎冯河之类,必恃强凌弱,而为恶人间。是乃匹夫之勇,无勇之勇,勇之异化,勇之蔽也。是以仁者行于人间,一体同仁,不好逞匹夫之勇,故能勇,勇人之勇,不勇人之所勇,成勇之是,勇成万物。
0035 孔子谓季氏:“《八佾》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(论语八佾)
僭越之事尚忍为之,则何事不可忍为。人而不仁,蔽于知见,一切异己,私我欲使,执相以求,所以不忍,盖其所忍者乃加诸我者也;则不必季氏,上为天子,下至庶民,莫不如此,忍无可忍,必不再忍,其可在私,所可在外,利则忍之,害则不忍。唯人而仁,一体同仁,含蕴化成一切,故无忍无不忍,一无可忍而无所不忍,故能忍能不忍,忍不忍人之忍不忍,不忍不忍人之所忍不忍,成忍之是,忍成一切。此仁者之忍也。忍者仁也,忍之至也。故曰:忍在致仁,忍以致仁。易坤云:厚德载物。此之谓乎?
0036 三家者以《雍》彻。子曰:“‘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。’奚取于三家之堂?”(论语八佾)
古天子庙祭毕,以歌雍收俎。三家指鲁大夫,孟孙、叔孙和季孙,时为执政者。三家以雍彻,谓其家祭亦以歌雍收尾。孔子举雍之词,婉言不妥,暗示其不知礼之由来,更不能领悟礼之本也。此非程子所谓讥之,慈悲以诲也。仁者无讥讽之言。或以为三家僭越礼制之规,未达也。天子,仁者之谓也。仁者行于人间,有位无位,即是天子。人而不仁,或居天子人君之位,亦为凡夫,是必僭越,五十百步,何足道哉?
0037 子曰:“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”(论语八佾)
礼乐在己不在人,在德不在制。礼-乐,即生命之存在形式,仁者之生活方式,一言以蔽之,礼-乐即是道-德。故仁必有礼,有礼不必仁;仁必有乐,有乐不必仁。仁,礼之为礼,礼之所以礼;亦乐之为乐,乐之所以乐也。仁道所之,义以处宜,移风易俗,成己之是,化成万物,一体同仁,礼乐之至也。人而不仁,蔽于知见,以礼乐为外在定制,私我欲使,执相以求,亦步亦趋,是礼乐之异化,礼乐之蔽也。故唯仁者能为礼乐,以教化众生,礼以致仁,乐在致仁。子曰: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。此之谓也。
0038 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(论语八佾)
礼之本,仁也。此心无外,含蕴化成一切,一体同仁,大之至也。孔子所以许之。仁之为礼,唯诚唯敬,宁俭宁戚,不在事情办得如何。俭在不违,戚在情至。宁,义之所在,当下直行,非二可之选。
0039 子曰:“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。”(论语八佾)
夷狄或诸夏,非谓地域、民族或文化等现象上之分别,唯在仁或不仁,非此即彼。人而不仁,如原子个体,互为异端,私我欲使,必加诸彼此,而争为其主,胜王败寇,是则无论政体如何,必有其君,而不能无君。是夷狄也。人类即是夷狄,人间即夷狄之地也。唯人而仁,天下归仁,和而不同,一体同仁,是谓诸夏,乃仁者之理想,唯可实现于此心,即道-德也。是以仁者行于人间,自正自治,而无加诸他者;仁道所之,即诸夏也。是谓大同,孔子谓之天下有道。易乾曰:用九,见群龙无首。亦此之喻也。夷狄之有君,所以为夷狄也;诸夏之亡君,所以为诸夏也。流注几乎皆现象说事,夷狄之见也;或更以所谓无政府主义为比,何其谬也。
0040 季氏旅于泰山。子谓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与?”对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“呜呼!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(论语八佾)
林放曾有大哉之问,冉有闻而赞之,有泰山不如林放之语,似知礼之本者;然今不能救季氏之失,可知未能了然,孔子故再启之,非斥季氏之僭,亦非责冉有之过,而是婉言使闻者自省。善诲如此。